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后勤保障部党委以主题党日活动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年轻干部分批次集中观影。
观《窗外是蓝星》汲取奋进力量
9月19日,后勤保障部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年轻干部及群众代表60人集中观看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通过震撼的视听体验感悟航天精神,引导干部职工从航天事业发展中感悟国家力量,从航天人奋斗故事中汲取精神养分,凝聚干事创业的奋进力量。

《窗外是蓝星》以神舟十三号乘组6个月在轨驻留任务为核心,通过航天员第一视角呈现了太空授课、舱外作业等震撼场景,真实记录了航天员在轨生活的细节片段。影片中,浩瀚宇宙与蓝色星球的壮丽对比、航天团队协同攻关的严谨细节,生动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当镜头展现航天员出舱瞬间与地面控制中心的默契配合时,观众齐齐舒了一口气,沉浸式观影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思想+艺术+技术”融合的独特魅力。
观影后,各支部围绕“航天精神如何赋能后勤保障”开展专题讨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影片中航天人“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赤诚,与后勤工作“精益求精,服务师生”的理念高度契合。“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精益求精的态度,启示我们要在设备维护、流程优化等工作中追求极致,以‘零差错’标准筑牢后勤保障防线。”此次活动不仅让干部职工沉浸式感受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更以“电影党课”的创新形式,实现了思想教育与艺术感染的同频共振。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观影为契机,把航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新时代后勤保障事业贡献力量。
观《营救飞虎》凝聚奋斗共识
9月26日后勤保障部组织全体党员及年轻干部集中观看红色影片《营救飞虎》,重温抗战历史,感悟爱国情怀。

《营救飞虎》以1941年香港沦陷后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坚持抗日斗争为背景,生动刻画了深入敌后、极限48小时营救美军飞行员的惊险历程。影片在坪山区1:1复现历史街景,于大鹏海蚀洞实拍,空袭、爆破与巷战场面真实高燃,彰显了深圳作为东江纵队发源地的光荣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
观影结束后,党员干部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影片中的英雄事迹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大家一致认为,作为后勤保障部门的党员干部,要从影片中感悟爱国情怀,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工作动力,立足本职岗位,凝聚奋斗共识,提升服务意识,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强化使命担当,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